, 您好! 退出 登录 注册
咨询热线: 400-039-223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医药政策
已批准上市药存质量差异
来源:重庆药品交易所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发布《影响药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报告从监管层面、产业政策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药品标准体系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药品标准的提高,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标准的提高工作。
 
    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6695个药品标准,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属《中国药典》,现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4567个品种,仅占药品标准品种总量的27%,其余12128个标准大多为部颁和局颁标准,这些标准中大部分是1990年以前制订的,在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而《美国药典》收载了约批准上市的80%药品标准。
 
    实际上,低质量的药品相比高质量的药品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当监管标准允许这种低质量产品的存在时,企业往往缺乏提升质量的动力,尤其是当消费者无法区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
 
    当前,由于企业按过去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和按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版)》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进行生产的药品并行存在,以及新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在过渡期间并存,同时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企业持续合规性差,加上企业药物警戒普遍缺失,导致中国药品的内在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据上海对2007-2009年进口药品和同期地方抽验药品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口药品检验总体不合格率均维持在0.1%以下,国产制剂抽检不合格率为3%左右,相差近30倍。
 
    近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发布《影响药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报告从监管层面、产业政策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药品标准体系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药品标准的提高,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标准的提高工作。
 
    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6695个药品标准,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属《中国药典》,现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4567个品种,仅占药品标准品种总量的27%,其余12128个标准大多为部颁和局颁标准,这些标准中大部分是1990年以前制订的,在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而《美国药典》收载了约批准上市的80%药品标准。
 
    实际上,低质量的药品相比高质量的药品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当监管标准允许这种低质量产品的存在时,企业往往缺乏提升质量的动力,尤其是当消费者无法区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
 
    当前,由于企业按过去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和按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版)》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进行生产的药品并行存在,以及新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在过渡期间并存,同时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企业持续合规性差,加上企业药物警戒普遍缺失,导致中国药品的内在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据上海对2007-2009年进口药品和同期地方抽验药品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口药品检验总体不合格率均维持在0.1%以下,国产制剂抽检不合格率为3%左右,相差近30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