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药品交易所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围绕数字化变革与服务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精耕医药交易运营和大健康领域科创服务,经营目标和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平台综合功能实现4方面提升,一季度平台交易额116.45亿元,同比增长13.54%。
一、聚焦主责主业,国家集采示范平台综合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高效落地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按要求做好各批次药械集中带量采购项目的落地执行和交易监测工作,目前平台国家集采各批次挂网药品1149个品规、耗材20118个品规,重庆和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挂网药品568个品规、耗材45145个品规;持续深化公共服务应急产品挂网交易,平台挂网新冠防疫药品品规578个、耗材8427个,短缺药品品规354个,有效保障医疗机构和百姓用药需求。二是持续丰富交易品类。在市卫健委指导下,重庆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通过重庆药品交易所挂网采购,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将有力保障非免疫规划疫苗质量和正常供应。当前平台会员2万余家,挂网交易产品35万余个。三是扎实做好药械阳光交易运营服务。一季度受理业务咨询5.7万余人次,审核会员和药械产品及价格8.5万余件次,处理撤销、恢复挂牌产品2万余个品规,加强平台交易履约情况监测与提醒,促进规范采购秩序,全市医药交易平稳顺利。持续加强数据动态监测与分析,提供各类交易监测运营分析报表报告218份,支撑政府部门监管与决策。
二、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行业数字升级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高质高效服务智慧医保实验室建设和医保信息平台建设运维工作。发挥科技创新与智力支撑作用,持续服务部市合作大局,开展实验平台和展厅功能优化,推进医保数字化集成改革和智慧医保大脑建设;优化完善国家医保平台业务功能,开展医保数据治理专项检查;推进重庆医保信息平台的需求响应与整改完善,扎实做好系统基础设施运维和灾备中心运行,保障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二是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项目成果孵化。持续发挥重庆市3个工程研究中心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项目成果孵化,新增软件著作权1项,承担医改科研课题4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50项;先后实施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三是助力三医协同数智能力建设。获批并积极推进“重庆市三医协同大数据研究院”建设,努力打造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三医大数据治理服务平台、成果培育与转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产业赋能服务平台。
三、强化金融结算,服务医药行业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落地医保基金通过药交所与医药企业实时结算。今年2月在市医保局、市财政局指导下,全市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新冠治疗用药货款医保基金,通过药交所平台顺利与医药企业开展直接结算,极大地提高了医药货款支付效率,优化医药流通秩序。二是助企纾困创新保理服务。立足大健康产业,充分挖掘基于平台交易的供应链价值,创新保理新产品“助采保”,支持医药企业资金周转,促进解决“融资难”问题,助力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供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助力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按市医保局、重庆银保监局要求,协助商业保险公司共保体推进“渝快保”与医疗机构一站式线上结算。
四、强化战略合作,平台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科创合作。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联通、联仁健康大数据等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多方资源,贯彻落实数字化改革,推动智慧医保、三医协同治理和全国一流药械交易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药交所科创竞争力和医改服务能力。二是参展2023国际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会同市医保局以“智慧医保、数字药交”参展本次博览会,展示数字科技与医药流通深度融合,赋能行业协同治理的创新实践成果,获得有关领导、同行和社会大众的肯定与认可。三是获评多项荣誉。一季度获评2022年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2022年度渝中金融优秀贡献奖,下属药易保理公司获评2022年度商业保理贡献奖,药交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药交所将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党业融合发展;聚焦药械交易,深化示范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共建共享成渝医药流通统一大市场;聚焦科技创新,深化赋能行业治理。积极推进公司信息系统迭代升级和医药交易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持续高质效服务智慧医保实验室和医保信息化建设,做好“重庆市三医协同大数据研究院”阵地建设;聚焦安全发展,深化内部管理实效。融合审计、监事作用和专项检查,健全合规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牢固改革发展意识,对标对表落实各项国企改革和科改任务;着重保障网信安全、交易安全、数据安全、生产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